首页>检索页>当前

京津冀三地教育签署系列合作协议,举行发布倡议和揭牌等多项活动——

开启“新赛道” 共绘“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4-05-25 作者:杜娟 徐德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杜娟 徐德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的重要节点,京津冀三省市在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召开2024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会。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门签署了《京津冀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职业教育有机融入京津冀“五群六链”产业布局,深入开展京津冀技能人才联合贯通培养,构建中—高—本—硕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从2024年起在三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设立京津冀职业院校技能邀请赛。三地将发挥京津冀职业院校联动效应,充分利用以北京“丝路学堂”、天津“鲁班工坊”、河北“祖冲之学院”为代表的国际交流品牌,共同搭建“职教出海”的职业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提升京津冀职业院校海外办学能力。

天津市教委与雄安新区管委会还分别签署了《关于雄安基础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关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一方面,深化天津与雄安新区“三校一园”校际合作交流,在天津市第一中学与雄县第一高级中学成功合作模式基础上,天津市第四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天津市实验幼儿园分别与容和红杰初级中学、安新县雁翎小学、容城县幼儿园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打造一批津雄合作的标杆学校。另一方面,依托津雄职业教育联盟、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等重大平台,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论坛,为雄安新区技能人才培养把脉分析、出谋划策。

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门、企业启动了“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联合京津冀高校1000个创新团队与1000家龙头企业深度对接,促成校企共组“科学家+工程师”研发团队,开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组织和关键技术攻关。京津冀三省市高校和企业还分别签署了《京津冀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联盟协议书》和《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联盟协议书》。

会上,三地还揭牌成立了“京津冀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下一步将依托产业学院建设,全面推动供应链行业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三省市教科院共同发起了关于推进京津冀教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倡议,发布了京津冀教育科学规划专项研究课题指南,未来将完善京津冀省级教研机构联络机制和协商机制,特别是建立京津冀重大教研活动互认机制,将三方教师参加的互认的教研活动认定为本地区的教研活动。

此外,京津冀三省市教育部门在会上启动了京津冀学子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暨“百万学子回延安 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天津分院。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